髮禁的迷思頭髮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

呢篇文本身係幫母校新出版嘅地理通訊寫嘅,但係因為太敏感,最尾決定出第二篇,呢篇就變咗做延伸閱讀~

#Cultural Geography #文化地理學 #Social Geography #社會地理學

第一期的地理通訊定於十二月出版,而筆者撰寫這份專欄的時間是九月初。如無意外,各位師弟妹閲讀這份專欄時,開學已經快兩個月了。在剛過去的暑假,本港有高中生去信平機會,投訴男學生髮禁有違性別平等,屬性別歧視,不知大家對此事還有沒有印象?雖然筆者並不知道在這篇文章完成後事件的進展會是如何,但髮禁本身是否只是某些人眼中的「合理儀容規定」?抑或它真的是性別歧視、男女不平等和不尊重身體自主權的「過時產物」?筆者希望用社會地理學的角度,分析髮禁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。

頭髮在身體的重要性

或許我們都曾經聽過「頭髮只是身體附屬品」的理論。的確,幾個世紀以來,人們只認為頭髮和其他毛髮單純只是身體的副產品,是為了保護身體、起保暖作用和引導汗水並防止水分流失而設,並具有性吸引力以吸引人類繁殖。當然,這種觀點是有問題和不正確的,因為頭髮本身和皮膚一樣在不同人和種族之間具有差異,不同種族的人擁有不同的頭髮質地、顏色和光澤。而這些其實是強大的文化符號 (cultural symbol/ signifier),具有交織性 (intersectionality) ,構建不同人在社會中的位置,尤其不同種族以往在社會地位方面具有階級之分。例如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頭髮的質地和顏色曾被德軍用作分類、隔離和謀殺那些「看起來」是猶太人的人;黑人大多都是攣髮,而歐美女性的髮型則以直髮和捲髮爲主,故此除了膚色,攣髮亦是黑人的象徵,西方就曾經有「攣毛頭」歧視。因此,頭髮和皮膚一樣,具有社會關聯性和差異性,同時也是一種高度可見的文化和政治差異符號。

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曾揚言:「如果我連髮型都捍衛唔到,又點捍衛香港治安?」這句說話更加證明頭髮能夠掀動人的情感,不只是生理上重要,更是心理。在社會地理學的角度,頭髮其實是社會上不同人的自我表達的空間 (space for self-expression) 之一 ,除了代表一個人的種族和社會地位,亦代表不同人的喜好、性格、價值觀、性別認同、身份認同等。自古以來,其實人類在不知不覺間亦賦予了頭髮許多意義,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毁傷」就將打理、保護頭髮與對父母之孝順、孝道連結在一起;又例如,猶太女子婚後會覆髮或包髮,據說這個習慣源自《聖經》,新娘在新郎面前蒙臉以表謙虛與順服,故此這個習慣可說是將女性的身份、地位和責任與頭髮掛鉤。以上只是冰山一角,這些例子可說是海量,證明頭髮對不同人的意義可說是超乎想像的廣。

髮禁是歧視?

回到當代,二十一世紀,髮禁的存在實在是與人文社會的發展背道而馳。現代社會提倡開放,髮禁卻是學生們的枷鎖。所謂學校是社教化的場地,校規設立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社會規矩的服從性,建立社會接受的行為、紀律與價值觀,但髮禁卻不符合社會越趨開放的事實。有論者認為,儀容規定與性別定型無關,是令學生保持整潔為主,而男學生髮禁、禁止男學生留長髮則是因為「社會上普遍女性留長髮,男性留短髮,所以男同學留長髮是標奇立異,學校應該禁止。」可見此校規是基於性別定型 (gender stereotype) 而建立的,而這種定型早已被批判兼過時。不過老實說,如果女性留短髮,校規並沒有阻止,而筆者亦未曾聽說過女同學留短髮被阻止,可見「標奇立異」論並不成立。而且由以上現況所示,男同學髮禁下,女同學在處理頭髮的自由度大於男同學很多,這明顯是性別不平等 (gender inequality) ,剝奪了男同學決定自己髮型的權利。

另外,亦有人以生理決定論支持禁止男學生留長髮,認為男女生理特徵有別,男生汗多,因此該束短髮。不過,這個理據更是不合理。以個人經驗來說,筆者遇過汗多的女同學實在是多不勝數。而且,數十年來均有醫學研究提出陰囊過熱或會影響精子質素,為何校規不讓男生穿裙散熱?可見生理特徵並不能合理化儀容規定的性別差異。

還記得我們的老師在教授通識教育科時說過,歧視 (discrimination) 是基於不正當的理由,剝奪部份人的權利 (rights)。事實上,髮禁看來真的剝奪了男同學應該擁有的身體自主權,因為頭髮是身體重要的一部份,髮禁限制了男同學決定自己髮型的權利,亦關閉了頭髮作為男同學自我表達的空間,而女同學並沒有這種限制。故此,髮禁或許真的是性別歧視、男女不平等和不尊重身體自主權的「過時產物」,至少從社會地理學的角度是。

結語

古今中外,很多男性名人是長髮,特首李家超在學時期是長髮,連母校精神領袖耶穌也是長髮,古代華人更不用說,髮禁好像違反了自然。筆者並不是正在鼓勵同學違反校規,但當校規不合理時,我們就應該重新反思每條規定。就正如教聯會副主席穆家俊就曾經說過,新推行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提倡「正向思維」,希望學生思考如何針對現有問題,發掘如何改善。作為這個科目的學生,盼望師弟妹更能活出這個精神,重新反思日常,令生活盡善盡美。

除此以外,筆者也想帶出地理學其實比同學想像中的更為廣泛,人文地理其實也牽涉社會學。希望來年有機會再向大家分享其他在課程外的地理議題。

延伸閱讀

黎苑姍, 2022, “讓頭髮帶動一場交織性思考”, 明報, https://ol.mingpao.com/ldy/cultureleisure/culture/20220724/1658600003326/%E5%91%A8%E6%97%A5%E8%A9%B1%E9%A1%8C-%E8%AE%93%E9%A0%AD%E9%AB%AE%E5%B8%B6%E5%8B%95%E4%B8%80%E5%A0%B4%E4%BA%A4%E7%B9%94%E6%80%A7%E6%80%9D%E8%80%83

Holton, M., 2019, “On the geographies of hair: Exploring the entangled margins of the bordered body”,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, SAGE Publications, http://hdl.handle.net/10026.1/13458

--

--

Ship Simeon Lok
‘Laissez-faire’, dit Siméon

Hong Kongese Human Geographer, Geography Tutor, Content Creator and Subtiler